松下伺服驱动器报 Err27 故障,核心含义是参数异常保护(不同系列如 A5Ⅱ/A6/MH3 等含义一致),本质是驱动器检测到参数设置冲突、参数值超出允许范围,或参数存储 / 读取失败。以下是按 “排查优先级” 整理的修理方法,兼顾易操作和深层故障:
恢复出厂设置(优先尝试)
操作步骤(以常见面板为例):
注意:恢复前需记录关键参数(如电子齿轮比、电机型号、使能逻辑等),避免后续重新调试遗漏。
故障大概率是参数误改、参数冲突导致,直接恢复出厂设置可快速验证:
恢复后测试:若重启后 Err27 消失,且驱动器能正常运行,说明原故障是参数误设,只需重新配置必要参数即可。
驱动器断电重启,待面板显示 “rUN” 或参数界面后,按【MODE】键切换至 “参数设置模式”(显示 “Pr”)。
按【∧】【∨】键找到参数 “Pr9.00”(恢复出厂设置参数),按【SET】键进入。
输入密码(默认通常为 “0” 或 “1234”,具体参考对应型号手册),按【SET】确认。
选择 “ALL”(全部参数恢复),按【SET】保存,驱动器会自动重启,重启后参数恢复默认。
检查参数写入权限与操作规范
检查关键参数是否超出允许范围
控制模式参数(Pr0.00:指令脉冲模式、Pr0.01:控制模式选择);
电子齿轮比参数(Pr0.02/Pr0.03:分子 / 分母,需符合 “大比值≤10000” 等限制);
电机参数(Pr1.00:电机型号选择、Pr1.01:额定电流,需与实际电机匹配);
保护类参数(Pr0.14:位置偏差过大阈值、Pr5.13:过速度等级,不能设为 0 或超出上限)。
恢复出厂后若仍报 Err27,可能是某类参数被强制设置为 “超出手册规定的范围”(如电子齿轮比分子 / 分母过大、电流限制值超过驱动器额定值等),或参数逻辑冲突(如启用两种互斥的控制模式)。
操作:
通过驱动器面板或 Panaterm 软件,逐一核对核心参数(重点关注以下类别):
若发现某参数值显示 “异常”(如乱码、超出手册范围),手动修改为手册规定的 “默认值” 或 “合理值”,断电重启测试。
排查参数存储芯片故障
外观检查:断电放电后打开驱动器外壳,查看控制板上的 EEPROM 芯片(通常为 8 脚或 16 脚小芯片,型号如 24C02/24C64),是否有烧焦、引脚氧化、虚焊痕迹。
芯片测试:用编程器读取 EEPROM 芯片数据,若无法读取或数据乱码,说明芯片损坏,需更换同型号 EEPROM 芯片(更换后需重新写入默认参数或备份数据)。
若没有编程器,可通过 “替换法”:用同型号正常驱动器的 EEPROM 芯片替换,若替换后故障消失,确认是存储芯片问题。
驱动器参数存储在内部 EEPROM 芯片中,若芯片老化、虚焊或损坏,会导致参数无法正常读取 / 写入,触发 Err27(恢复出厂后仍报错,且参数无法保存)。
检测与处理:
检查控制板电源供电
通电后,用万用表测量控制板上 EEPROM 芯片的供电引脚(通常为 VCC 脚,电压为 3.3V 或 5V),确认电压是否稳定(波动≤±0.2V)。
若电压异常,检查控制板上的滤波电容(靠近电源芯片处)是否鼓包、漏液,电源芯片(如 AMS1117)是否发热严重,更换损坏的电容或电源芯片。
控制板虚焊 / 芯片损坏
虚焊处理:对控制板上的 EEPROM 芯片、CPU 周围的焊点,用热风枪(温度 350℃左右)重新补焊,避免虚焊导致接触不良。
芯片检测:若补焊后仍报错,可能是 CPU 芯片或参数处理电路损坏,这种情况需联系维修机构,更换控制板或维修核心芯片(个人难以操作)。
驱动器长期振动、高温,可能导致控制板上的 EEPROM 芯片、CPU 芯片、总线芯片(如 I2C 总线芯片)虚焊,或 CPU 本身故障,无法正常解析参数。
排查:
恢复出厂设置→测试是否正常(解决参数误设);
若仍报错,核对参数是否超出范围 / 逻辑冲突;
检查 EEPROM 芯片(存储参数)是否损坏 / 虚焊;
检测控制板辅助电源→补焊控制板关键焊点;
升级固件→送修(硬件深层故障)。